【導語】:美食的誘惑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大的哦,來了成都怎么可能不嘗一下成都特色小吃傷心涼粉呢!很多人都想知道傷心涼粉的由來,接下來,小編幫大家整理了傷心涼粉的由來,趕緊來看下吧!
傷心涼粉的由來
成都龍泉洛帶客家古鎮廣東會館有一道很有名的小吃——“傷心涼粉”。關于這涼粉名字的來歷,我也很好奇,和很多人也一樣。關于名字的來歷,在會館里、網上也看到過。
傷心涼粉是以豌豆制成的,客家人采用原始手工藝,將豌豆磨成漿,制成了通透發亮、柔嫩無渣的淀粉,之后,將特別調制的佐料淋在上面。
花兩元買了一碗,紅艷艷的佐料淋在晶晶發亮的豌豆粉上面,單看不吃已是一大誘惑。然而,才吃一口,頭頂便“嗤嗤嗤”地冒出了一團又一團煙氣,張口想說話,舌頭卻被麻得轉動不靈,淚盈滿眶。啊,是海椒(客家人稱為芥椒)在作怪哪,佐料里,下了許多海椒!——辣得傷心,此名字的來歷之一。
過去,物產不豐富,勤儉聰慧的客家人因此將豌豆制成可供果腹的涼粉。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下,客家人舉家或舉族千里迢迢地遷徙到四川來。途中有人病死,有人丟失,苦不堪言。等他們歷盡艱辛地安頓下來,手中捧著慣吃的涼粉而一口一口地吃著時,憶起跋涉之苦、想起病逝離散的親人,便不由得悲從中來,淚滴滿襟,手里的碗,因此而變得沉甸甸的,吃進嘴里的涼粉,也混合了淚的苦澀,所以,叫它做“傷心涼粉”——此名字的來歷之二。
“傷心涼粉”的名字由來還有另一個動人的版本??图覌D女,出名能干,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田邊地頭、鍋邊灶頭、針尖線頭”,里里外外的活兒一手抓,樣樣能做樣樣精??墒?,人畢竟不是機器,深更半夜當一家大小都甜甜地進入夢鄉時,她還獨自一人苦苦地支撐著,在磨房里磨豆做涼粉,磨著磨著,倍感凄涼,眼淚便撲簌簌地掉下來了?;旌狭藴I水做成的涼粉,當然也就稱為“傷心涼粉”啦!——此名字來歷之三。
昨天在電視里看到采訪廣東會館的董事長,他說到當時建立會館時,由于古鎮宣傳很少、游客很少,恰逢陰雨連綿,連做的涼粉都餿了。會館也沒什么特色的菜品吸引游客,借米下鍋、連連虧損、慘淡經營。涼粉賣不出去,工人們自己吃,也要倒掉很多。他說我看著窗外下著不停地雨,心中不禁感嘆:這真是傷心涼粉啊!后來發現這個名字很特別,就干脆取這個名字——此名字來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