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地鐵規劃出爐,到2022年地鐵運營里程600公里,實現22個區(市)縣軌道交通全覆蓋,到2045年全市軌道線網密度達到東京水平。
2022年成都22個區(市)縣實現軌道交通全覆蓋
成都將強化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大力實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劃,到2022年地鐵運營里程600公里,實現22個區(市)縣軌道交通全覆蓋,基本形成半小時軌道交通通勤圈;到2045年全市軌道運營里程2450公里,線網密度達到東京水平。
最新地鐵線路進展:
10號線一期
全部車站完成“三權移交”
空載試運行全面展開
6月30日,成都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最后一座車站太平園站完成“三權移交”(即屬地管理權、調度指揮權、設備操作權)。這一重要節點的實現標志著10號線一期工程已全部移交運營單位開展空載試運行。
10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10.9km,均為地下線,共設6座車站,起于太平園站,途徑簇錦站、華興站、金華站、雙流機場1航站樓站,止于雙流機場2航站樓站。在成都地鐵線網中具有的里程碑式的意義。
作為成都首條連接中心城區和雙流國際機場的軌道交通專線,10號線一期工程開通后,市民可以乘坐地鐵前往雙流國際機場搭乘飛機。10號線二期線路還將向西南方向延伸,未來將同時具備機場線和市域線的復合功能。
目前,10號線一期已全面進入了空載試運行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并按照開通標準對系統功能、設備狀態、人員技能、應急處置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驗證,預計在今年國慶前,10號線一期將以線網最優的服務水平正式與廣大市民見面。
10號線一期
華興主變電所具備第一回電源送電條件
6月29日、30日,成都供電局對10號線一期華興主所進行了生產驗收檢查。驗收組檢查了華興主所土建、電氣、通信等所有專業工程,并全程踏勘了成黃-華興外部電源工程后,對華興主所的整個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驗收組認為10號線一期華興主所具備第一回電源送電條件。
接下來,建設分公司將再接再厲,加強管理力度,精心組織、科學籌劃,爭取第二回電源及早具備送電條件。
3號線二三期
雙武區間左線提前61天貫通
6月30日,由中鐵隧道集團承建的成都地鐵3號線二三期5標雙鳳橋站-武青南路站盾構區間左線順利貫通。
雙鳳橋站-武青南路站區間左線全長1333.7m,區間自2017年2月16日始發,歷時134天,于2017年6月30日上午10時18分勝利貫通,比計劃節點2017年8月30日提前61天完成任務。
6號線
梓-興區間左線盾構機順利下井
繼6月15日成都地鐵6號線梓潼宮站右線盾構機順利下井后,梓-興區間左線盾構機再傳捷報。6月27日凌晨零時18分,隨著260噸履帶式起重機的緩緩升起,梓潼宮站左線12#盾構機(DL222)較原節點提前48天下井。本臺盾構機也是6號線下井的第8臺盾構機。
18號線一期
最后一臺盾構機如期吊裝下井
6月30日上午11時,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土建2標錦城廣場站左線3#盾構機開始吊裝下井。本次下井的是18號線一期工程最后一臺盾構機,標志著PPP項目管理中心順利完成了集團公司下達的今年上半年完成全部盾構下井的目標任務,為“七一”建黨節增添了一份節日的喜悅。
本次下井的3#盾構機承擔18號線錦(錦城廣場站)~世(世紀城站)~1#風井區間盾構掘進任務,線路長度3.12km,為全線盾構洞通的節點控制工程。
根據工程實際,項目部精心編制了《盾構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配備技術過硬的管理團隊、嚴格過程管控、力保各節點目標的順利完成。
按照50年甚至百年計劃推進“東進” 構建“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
為提升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綜合價值,市委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按照城鄉規劃法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范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進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區非核心功能,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提高中心城區的外溢效率和輻射能力,帶動全域均衡協同發展。
這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成都中心五城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加高新區格局即將被打破。郫都、新都、龍泉驛、雙流、溫江等原屬二圈層的行政區也屬于成都中心城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