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一輪長期護理保險改革的實施意見,本實施意見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成都醫保局發布《成都市長期護理保險實施細則》啦!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一輪長期護理保險改革的實施意見
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為保障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照護需求,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開展新一輪長期護理保險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完善為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護理服務提供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切實保障長期失能人員基本生活權益,促進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應保盡保、覆蓋全民,重點解決長期失能人員基本護理需求。堅持保障基本,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確定支付范圍和待遇標準,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宜。堅持穩健持續,以收定支、適度積累,合理劃分籌資責任和保障責任,確?;鹂沙掷m。堅持治理創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提高醫保治理社會化、標準化、智能化水平。
(三)工作目標。建立完善責任均衡的籌資機制、精準適用的標準規范、科學合理的支付政策、有效可及的服務供給、高效便捷的經辦體系,建立健全滿足群眾多元需求的長期護理保障制度,降低失能家庭照料負擔,促進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參?;I資
(一)參保范圍。成都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參加我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參加長期護理保險。
(二)籌資渠道。長期護理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征收,通過個人繳費、單位繳費、財政補助等方式籌資。
(三)籌資標準
1.城鎮職工
個人繳費:40周歲(含)以下未退休人員,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基數,按每人每月0.1%的費率從個人賬戶中劃撥;40周歲以上未退休人員,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基數,按每人每月0.2%的費率從個人賬戶中劃撥。退休人員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劃入基數為基數,按每人每月0.3%的費率從個人賬戶中劃撥。
單位繳費: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基數,按每人每月0.2%的費率從統籌基金中劃撥。
財政補助: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退休人員參保人數進行補助,以退休人員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劃入基數為補助基數,按每人每月0.01%比例,實行年度補助。
2.城鄉居民
成人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5元,在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時一并繳納;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
學生兒童(含大學生)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0元,從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中劃轉;財政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0元。
(四)資助參保。民政、農業農村、退役軍人、殘聯等部門對職責范圍內享受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參保資助的人員進行身份確認,并做好資助參保工作。
三、評估管理
(一)失能評估。參保人員申請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應先進行失能等級評估。評估機構按照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進行失能等級評估。
(二)評估機構。市醫保部門會同民政、財政、人社、衛健等部門成立長期護理保險資格評定委員會,負責制定失能評估管理辦法、評估隊伍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失能評估等工作。長期護理保險資格評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負責長期護理保險資格評定委員會日常工作。
四、護理服務
(一)服務類型。參保人員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條件的,可根據其失能狀況和護理需求,享受以下服務:
1.基礎護理服務。參保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可由居家護理服務人員或專業機構提供。
2.專業護理服務。與參保人員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日常護理等專業護理服務,應由專業機構提供。
3.輔助器具服務。參保人員基本生活必需的輔助器具和耗材使用服務,應由專業機構提供。
(二)服務方式。參保人員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條件的,可根據其失能狀況和護理需求,自愿選擇以下服務方式:
1.機構護理。參保人員入住定點護理機構,由定點護理機構提供基礎護理服務、專業護理服務和輔助器具服務。
2.居家護理。參保人員選擇居家護理,可由居家護理服務人員提供基礎護理服務,由定點護理機構提供居家上門專業護理服務和輔助器具服務。
五、基金支付
(一)支付條件。參保人員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參保人員申請待遇時,應連續參加我市長期護理保險2年,并處于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享受期內;
2.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長期失能,需要長期護理,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條件。
(二)支付范圍。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以下費用:
1.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條件的參保人員,產生的與基本生活照料服務相關的基礎護理、專業護理和輔助器具服務等費用;
2.失能評估費用;
3.委托經辦服務費用。
(三)待遇支付標準。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條件的參保人員,其待遇支付標準由市醫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參保類別、失能等級及基金收支等因素制定,實行定額或限額支付。
(四)待遇終止。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參保人員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待遇享受:
1.參保人員死亡;
2.生活自理能力好轉,經重新評估不符合待遇享受條件;
3.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終止待遇享受的其他情形。
(五)不予支付范圍。下列費用,不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1.應當從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的護理費用;
2.應由第三方依法承擔的護理費用;
3.在境外發生的護理費用;
4.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其他不予支付的費用。
六、經辦管理
(一)經辦主體。長期護理保險依托我市現有醫保經辦機構、評估機構、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等進行經辦管理,具體負責參保登記、基金征收、失能評估、機構管理、待遇支付、服務監管、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委托經辦。在確?;鸢踩陀行ПO管的前提下,市醫保經辦機構可將政策宣傳、申請受理、評估實施、服務實施、待遇支付、服務檢查等具體業務,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給商業保險公司等機構(以下簡稱委托經辦機構)經辦。
(三)定點機構管理。具備相應資質的各類醫療、養老、護理、輔助器具服務等機構,均可自愿向醫保經辦機構申請成為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機構,實行協議管理,為參保人員提供長期護理服務。
(四)服務管理。市醫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定點護理機構的協議管理和監督考核等制度,制定護理服務標準以及質量評價等管理規范,加強對長期護理服務的有效監管。
(五)結算管理。應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由醫保經辦機構按規定進行結算。
(六)基金管理。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實行市級統籌,參照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制度執行,實行單獨管理、??顚S?、分賬核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長期護理保險業務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預算解決。
(七)信息管理。完善長期護理保險信息系統,實現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監管等信息化管理;建立與相關部門高效、安全的聯動機制,維護數據安全,實現長期護理保險的智能化管理。
七、監督管理
(一)監管機制。市醫保部門建立舉報投訴、信息披露、內部控制、欺詐防范等風險管理機制,確?;鹌椒€運行;建立運行分析、定期抽查等管理制度,加大對護理服務等情況的監督管理,維護基金安全,保障參保人員合法權益。
市醫保部門負責建立完善第三方監管制度,加強對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工作的監管。
(二)違規責任。醫保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評估機構、委托經辦機構、定點護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參保人員、居家護理服務人員等,存在騙取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及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成都市查處騙取社會保險基金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八、保障措施
(一)職責分工。市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長期護理保險工作。醫保、民政、財政、人社、衛健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加強制度間的統籌銜接,協同推進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
市醫保部門負責全市長期護理保險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長期護理保險政策等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調整、完善長期護理保險籌資和待遇標準;負責全市長期護理保險經辦管理等工作。各區(市)縣醫保部門負責本區域內的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具體負責政策宣傳、經辦服務、部門協調、信息安全、風險防控、信訪維穩等工作。
民政部門負責養老類定點護理機構的規范管理,協同實施長期護理失能等級評估標準等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將長期護理保險財政補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會同醫保部門加強對基金籌集、管理和使用的監督等工作。
人社部門負責失能評估組織管理相關工作,協同相關部門加強長期護理服務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工作。
衛健部門負責醫療類定點護理機構的規范管理,協同加強評估人員管理等工作。
稅務機關負責長期護理保險費征收等工作。
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要將長期護理保險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組織實施、經費投入、人員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政策調整。本實施意見施行過程中,國家、省對長期護理保險政策作出調整,市醫保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適時修訂完善政策后組織實施。
長期護理保險籌資、待遇標準和支付范圍等政策,由市醫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基金收支結余情況、護理服務費用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
(三)實施細則。市醫保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根據本意見制定實施細則。
九、附則
(一)參照適用。省本級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參照本實施意見參加成都市長期護理保險。
(二)解釋機關。本實施意見中的具體問題由市醫保部門負責解釋。
(三)施行日期。本實施意見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此前與本實施意見規定不一致的,以本實施意見為準。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8日
點擊查看:政策解讀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護理險】可查看成都長期護理險籌集標準、辦理指南、參保繳費指南等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