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市各區縣發布了相關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草案,各區縣未來發展規劃項目見正文。
成都各區縣規劃發展方向
四川天府新區戰略定位及發展目標
來源: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
戰略定位
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為根本遵循,將直管區建設成為:
成都未來城市新中心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極核和開放門戶
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和中國式現代化公園城市先行區
發展目標:
2025年:初具格局
公園城市形態初步建立,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快躍升,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內陸開放經濟高地能級躍升,綜合實力在國家級新區中提檔升位,增長極發展引領示范作用初步顯現。
2035年:全面建成
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園城市基本建成,綜合實力進入國家級新區前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作用凸顯,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公園城市先行區和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
2050年:成型成勢
公園城市形態和高質量發展體系完整呈現,成為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未來城市樣板。
成都高新南區規劃目標愿景
來源:成都高新南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
公園城市核心承載地,成都城市中央活力區
2025年:做優做強城市新區功能,塑造內聯外通的大空間發展格局,深化與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互聯互通互享”的城市融合發展態勢。公園形態與城區空間深度融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城市核心功能顯著增強。鞏固國內地位,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引領中西部高質量發展的樣板示范區。
2035年:支撐成都建設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金融中心以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更加有力,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善治和安全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助力成都超大城市轉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國家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面建成。
遠景:支撐成都市2050年全面建設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成都特質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鞏固和夯實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物流等高端資源要素的匯聚能力,躋身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前列。
成都高新西區規劃目標愿景
來源:成都高新西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
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公園城市智造發展示范區
2025年:進一步做優做強城市新區功能,鞏固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地位,繼續完善“雙核兩片兩走廊”空間結構,協同金牛區、郫都區、溫江區,推動電子信息等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跨界發展。通過充分發揮京東方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搶抓柔性顯示產業先發優勢,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柔谷。持續推動存儲產業聚集發展,有序推進存儲介質、存儲芯片、存儲元器件、存儲軟件等重大項目落地。
2035年:支撐成都建設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更加有力,躋身全國一流電子信息產業園區行列,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性企業和產業集群,推動由制造中心向研發中心、科創中心戰略轉型。
遠景:支撐成都市2050年全面建設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成都特質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鞏固和夯實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物流等高端資源要素的匯聚能力,躋身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前列。
成都龍泉驛區規劃目標愿景
來源:成都市龍泉驛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
成渝先進制造區,山水人文公園城。
成都市龍泉驛區規劃戰略定位:
1、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2、國家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3、成渝城市發展主軸節點城區;
4、成渝制造業高地;
5、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
國土空間發展目標
安全龍泉驛:綠色生態、安全韌性的治理示范地;
智造龍泉驛:兩業融合、產城融合的產業高地;
品質龍泉驛:以人民為中心、山水交融的宜居生活地。
成都市青白江區發展定位與目標
發展愿景:陸海聯運樞紐 國際化青白江
城市性質:成都國際陸港門戶樞紐,成德同城化的橋頭堡,現代化國際化成都北部中心城市。
城市功能:中國西部面向泛歐泛亞的國際陸港門戶樞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改革開放合作新高地,成德同城開放發展要素組織中心,成都北部對外交往引領區、開放產業集聚區、改革創新示范區和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
發展目標
2025年初具格局
陸港主樞紐功能不斷完善,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點作用不斷凸顯,初步建成西部地區全球供應鏈主樞紐,對外門戶功能基本形成,開放產業集聚區成鏈成勢,改革創新集成效應初步顯現,公園城市理念與國際化理念深度融合統一,初步建成國際品質生活區,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基本建成。
2035年全面建成
陸港型物流樞紐輻射能力全國領先,支撐西部、面向歐亞的全球供應鏈樞紐基本構建,開放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區域對外交往門戶、改革創新集成示范區全面成型,城市空間形態柔性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多種文化、多種元素相融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區域帶動力和較高國際顯示度。
2050年成型成勢
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全域開放發展、三鏈深度融合,完成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建成中國西部泛歐泛亞供應鏈主樞紐和現代化國際陸港樞紐門戶,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高度的區域帶動力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本地寶成都房產】,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國土規劃】可查看成都市、四川省國土規劃完整文件,以及部分區縣國土規劃,城市更新最新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