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3年秋季開學“安全第一課”來啦,一起認識洪澇災害,學習防汛知識,學會如何應急避險,未雨綢繆,筑牢防汛“安全堤”。
節目介紹
秋季開學“安全第一課”來啦,一起認識洪澇災害,學習防汛知識,學會如何應急避險,未雨綢繆,筑牢防汛“安全堤”。每年的5-10月都是我國的汛期,在這期間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增多,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近期全國多地更是持續發布暴雨、山洪災害黃色和地質災害黃色預警。
1.強化預防意識
我們要留心注意氣象預報信息和權威部門發布的災情預報,密切關注和熟悉所在地的雨情、水情變化,事先熟悉居住地所處的位置和洪澇隱患情況。
2.讀懂洪澇災害氣象預警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建立了聯合發布的洪澇災害氣象預警機制,平時多關注天氣預報中的洪澇災害氣象預警。
3.預警信息無輕視,有序轉移保平安。
當雨量、水位超過警戒值,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將會發布預警信息,并通過電話、短信、廣播、新媒體等渠道向群眾發布信息,提醒做好防范準備。
洪澇災害預警轉移信號一般分為“準備轉移”和“立即轉移”。
收到“準備轉移”信號后,轄區內人員應保持高度戒備,密切關注降雨情況、河道水位變化以及房前屋后有無異常情況,做好及時轉移準備。
收到“立即轉移”信號后,轄區內全體人員按照應急預案預設的轉移路線立即向安全區轉移。
4.關注天氣
當觀察到以下幾種明顯天氣征兆時,更應該加強對發生洪澇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氣悶熱,甚至感到呼吸困難,一般午后往往有強降雨的發生
2)早晨見到遠處有寶塔狀烏云,一般午后會有強降雨發生
3)多日天氣晴朗無云,天氣特別炎熱,忽見山嶺迎風坡上有小云團,一般午夜或凌晨會有強雷雨發生
4)炎熱的夜晚,聽到遠處有沉悶的雷聲,一般是暴雨即將來臨的征兆
5)天邊烏云密布時,表明天氣極不穩定,隨時都有雷雨大風來臨的可能
5.警惕前兆
河水突然斷流、地下水突然產生異常、陡山有巖石掉塊、山谷不時停到撕裂摩擦的聲音等情況都有可能是洪澇災害來臨的前兆。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并關注公眾號【成都本地寶】,在對話框回復【安全課】即可直達2023知危險會避難交通安全課、2023安全公開課等課程直播/回放入口,回看時間、課程內容、觀后感模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