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天宮課堂第四課會演示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
“天宮課堂”第四課
課程內容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展示介紹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并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
課程表實驗內容介紹如下: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簡介 |
1 | 夢天實驗艙介紹 | 展示介紹夢天實驗艙的基本情況以及艙內相關設施設備 |
2 | 球形火焰實驗 | 展示微重力環境下蠟燭燃燒產生的球形火焰現象,講解重力對燃燒過程的重要影響以及微重力環境燃燒研究的重要意義 |
3 | 奇妙“乒乓球”實驗 | 展示在微重力環境下,用“特制”乒乓球拍擊打水球的現象,講解水的表面張力及疏水材料結構特性 |
4 | 動量守恒實驗 | 演示不同質量鋼球的質心碰撞現象,展示并講解微重力環境下的動量守恒定律 |
5 | 又見陀螺實驗 | 在微重力環境下,利用金屬陀螺展示靜止及旋轉情況下的角動量守恒現象,呼應“太空轉身”實驗 |
6 | 天地互動環節 | 航天員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天地互動 |
更多詳情點擊查看:天宮課堂第四課將于9月21日15時45分開課(附觀看入口+課程表)
第一課—第三課實驗內容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三名航天員進行了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制作水膜與水球等實驗讓廣大中小學生們了解了微重力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了同學們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2021年12月9日,在中國空間站的“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
2022年3月23日,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約45分鐘的授課中,生動演示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等,同時展示了部分空間科學設施,介紹了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
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號乘組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太空教師”聯袂帶來了“天宮課堂”第三課。課堂上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掉頭的扳手等神奇現象。
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天宮】即可直達天宮課堂第四課手機端直播/完整視頻直播/回放入口,獲取具體開課時間、課程表、觀后感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