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做好冬春季特別是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巴中多地相繼發布了疫情防控公告。
通江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通告
(2021年第1號)
近期,境外疫情仍在肆虐蔓延,國內部分地區陸續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加之2021年春節假期即將來臨,人流量加大,聚集活動增多,疫情傳播風險加大。為防范疫情輸入,確保群眾度過祥和平安的節日,特作如下通告。
一、境外來(返)通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通人員,務必主動提前向所在村(社區)報備和到達后登記,配合落實集中隔離、核酸及抗體檢測、居家隔離、健康管理等措施。單位、企業、家庭有上述人員到訪,也務必主動報備和登記,并做好個人全程防護。
二、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嚴格控制體育賽事、展覽展銷、非營業性演出,嚴格控制大型會議活動數量及規模,盡量召開線上或視頻會議,原則上不召開、不舉辦、不組織線下大規模會議、培訓、團拜、慰問、聯歡、廟會、燈會、慶典等活動,確需舉辦的,須報經縣應急指揮部同意,50人以上的由組織(或承辦)單位制定防控方案并承擔防疫主體責任。
三、景區接待游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電影院觀眾人數不超過座位數的75%;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游藝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的75%。
四、廣大群眾要加強個人防護意識,隨身攜帶口罩、科學規范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密閉場所及公共場所活動時務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扎堆、不聚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春節期間非必要不出行、不走親訪友,鼓勵錯峰返鄉返崗,倡導農民工在務工地過年。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要帶頭在工作地(或經常居住地)過節,非必要不離開當地,確需離開的,須提前報單位批準。出行時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扎堆,健康出游,錯峰出游,原則上不出境、不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六、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落實宴席轄區(單位)審批制度,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其他酒席不辦,做好個人防護,有咳嗽、發熱等癥狀的人員不要參加。
七、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癥狀,要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及以上級別的口罩,及時到就近的醫院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
八、以社區、村(居)為單位開展城鄉環境整治行動,做好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口罩手套等防護品處置、居家觀察人員生活垃圾處置、主街主路及背街小巷衛生整治,督促村(居)民自覺打掃房前屋后垃圾雜物,每日收集清運生活垃圾,清掃畜禽糞污,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減少疫病傳播風險,鏟除病媒生物孳生環境。
九、傳染病防治人人有責,請廣大群眾主動配合,從嚴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不主動報備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知情不報、故意隱瞞相關情況造成嚴重后果的個人或單位,將依法依紀追責問責。
十、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通江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2日
南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
目前,境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國內多地出現散發本土病例,部分地區出現局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春節期間,境外回國人員增多,境內人員流動性大,聚集性活動特別是室內活動增多,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物流增大,加大了疫情傳播風險。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我縣將對疫情發生地來(返)南人員開展健康監測管理工作,現對廣大群眾提出如下疫情防控建議:
1.關注疫情信息。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中高風險地區信息動態,配合落實疫情發生地來(返)南人員健康管理工作。從事件公布時間前推14天,到過疫情發生地的人員以及與上述中高風險地區新冠肺炎病人行動地有交集的人員,來(返)南時,須提供行程碼、健康碼綠碼以及3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能提供的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及核酸檢測,并主動向社區報備,配合當地政府相關防控措施,接受社區健康管理,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抗體檢測。
2.即日起,從疫情發生地乘坐高鐵、飛機、客車等交通工具入(返)南時,要主動配合健康碼、行程碼以及3天內核酸檢測報告查驗,返回后對所攜帶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并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備,實行居家隔離觀察,不參加集體性活動,必要外出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旦出現發熱等癥狀,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藥品,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后立即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并如實報告相關旅居史和接觸史,就醫過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隱瞞不報者將嚴肅處理。
3.合理安排出行,鼓勵大家春節期間就地過年。如無必須,近期最好不要外出,必須要外出時,請提前了解當地防控要求并做好個人防護,盡量減少接觸他人和公共物品等。返南后,應主動配合我縣的相關防控措施。
4.全縣各醫療機構(包括個體診所和村衛生室)和發熱門診在接診時,詢問有無疫情發生地旅居史或人員接觸史。
5.做好個人防護。廣大群眾要時刻保持個人防護意識,養成隨身攜帶口罩,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勤洗手、常通風、加強鍛煉、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的衛生習慣。
6.注意飲食安全。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海鮮、禽畜肉類等冷鏈食品,接觸、處理冷鏈食品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洗手消毒。冷鏈食品應獨立儲存,制作廚具、餐具應生熟分開。冷鏈食品應煮熟煮透,處理過冷鏈食品的廚具、餐具要及時清洗消毒。就餐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絕食用野味。
7.保持身心健康。適時增減衣物,注意勞逸結合,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通過看書、聽音樂、練字、學習新技能,尋求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撥打心理咨詢電話或在線心理咨詢等方式調整自身心理狀態。
南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1年1月14日
平昌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應急指揮部公告
(第15號)
為做好冬春季特別是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各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壓實疫情防控責任
各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部門要根據本地實際和行業特點,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切實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適量防護物資儲備,有屬地醫療衛生力量指導支持,有隔離場所和轉運安排準備等措施。
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剛性執行四級包干責任制,即:縣級領導包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干部包村(社區)、村(社區)干部包組、網格員包戶。做好來(返)平人員,特別是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和入境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摸排和健康檢測工作。
二、執行返鄉報備制度
提倡在外工作,尤其是國內外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平昌鄉親盡量留在當地過年,確需返回平昌的,應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區)報告,村(社區)要引導返鄉人員減少外出和聚集,做好個人防護,注冊使用“四川天府健康通”。
對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區)旅居史的返鄉人員,從事冷鏈食品、隔離場所、醫療機構發熱門急診、海關和口岸、國際航空等高風險行業的返鄉人員,抵達居住地之日起7日內每天向包戶干部報告體溫和健康狀況,出現異常及時做好個人防護,到發熱門診、發熱診室、哨點診室就診處置。鼓勵高風險行業返鄉人員出行前或返回平昌時在縣疾控中心開展核酸檢測。
三、嚴格重點人員管理
對排查出的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和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離返鄉人員,應立即報告縣應急指揮部,由縣應急指揮部統一調度,實施分類管理。
對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和不少于2次核酸檢測;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直轄市為區)的返鄉人員,查驗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無法提供的,立即在當地實行全閉環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后才能自由流動;對口岸入境解除集中隔離人員簽訂《境外來(返)平人員接受“7+7”管理服務承諾書》,實行后續7天隔離醫學觀察以及7天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管理。
四、嚴控各類聚集活動
不舉辦群眾性慶祝慶典、聚集性展銷促銷等活動。不舉辦壩壩宴、不參與壩壩茶,提倡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內,紅事少辦(主動不辦生日、喬遷、定親等聚會活動,結婚等喜事新辦或延期舉辦)、白事簡辦(提倡從簡從快辦理白事活動),并做好必要的防護防控措施。不舉辦聚集性宗教和民俗活動。嚴控線下大型會議活動數量及規模,50人以上的組織(承辦)單位制定防控方案,承擔防疫主體責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加強茶館、麻將室、游戲室、村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場所的嚴格管控。
五、加強醫療衛生服務
各醫療衛生單位切實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門診部、藥店不得出售退燒、止咳等藥品,不得收治發熱、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患者。
如有上述癥狀患者到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門診部等就診,就診機構應立即采取留觀措施并向當地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同時做好登記。各地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就診機構報告后,應立即組織將患者就近轉運至設有發熱門診、發熱診室、哨點診室的醫療衛生機構。
六、強化冷鏈食品管理
冷凍食品經營業主(含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應每天消毒并做好記錄。將所有冷鏈食品錄入“川冷鏈”信息平臺,進口冷鏈食品索取“兩證明一報告一信息”(即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核酸檢測報告,追溯信息)留存備查。從業人員戴好口罩、手套,每天檢測體溫,每周1次核酸檢測。
七、做好重點場所管理
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酒店、賓館、影院、健身房、理發店、餐館、網吧、KTV、景區、養老機構等各類重點場所和公共交通服務業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必須嚴格出入管理、通風消毒、人員限流,做好從業人員每日健康監測,督促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對進入場所的公眾要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一米線”等疫情防控措施,拒絕不戴口罩者入內。景點景區、劇院影院、娛樂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按75%最大承載量或核定人數控制流量。
八、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各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要逐村逐戶開展清生活垃圾、清廁屋便池、清水源水體、清畜禽糞污、清農業生產廢棄物“五清”行動。各部門要持續常態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扎實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加強超市(小賣部)、餐館、農貿市場和宗教場所等環境衛生整治,垃圾每日清理消毒。對公共廁所、健身場地、集體活動室等公共場所配備專人進行管理,根據人流量動態調整消毒頻次,每日至少消毒1次。
九、規范落實個人防護
廣大群眾要時刻做好自我防護,堅持“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一米線、不握手、用公筷”等良好習慣,不隨意丟棄廢棄口罩。倡議廣大群眾盡量減少進口冷鏈食品依賴,如確需購買應到正規渠道購買。
不從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網購、海淘物品,接收快遞包裹或在家清洗冷鏈食品時應戴上一次性手套,打開貨物前要對其進行消毒,購買進口非冷鏈物品的經營主體要向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備案。出現咳嗽、發熱等疑似癥狀時不私自購藥,要做好個人防護,主動前往就近發熱門診、發熱診室、哨點診室就醫并接受核酸檢測。主動配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十、廣泛營造防控氛圍
各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管理局)要通過“村村響”、宣傳車等形式,加強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廣大群眾要及時關注官方發布消息,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十一、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導致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當事人或相關單位責任。
十二、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平昌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4日
巴中市恩陽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應急指揮部通告
(第27號)
當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呈交織疊加態勢。同時,春節將至,人流量加大、聚集活動增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為切實保障全區人民度過一個安樂祥和的春節,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通告如下。
一、減少人員流動
倡導在外鄉友和在恩人員就地(近)過節,“非必須不返恩”“非必須不外出”,盡量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帶頭就地(近)過節,離巴須向所在單位報告并批準。出行錯時錯峰、避免扎堆,原則上不出境、不到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二、做好個人防護
廣大市民要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進出公共場所、通風不良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規范佩戴口罩;要切實養成“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衛生文明習慣,共同構建抵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火墻”。
三、返鄉及時報備
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恩人員需提前向目的地所在村(社區)報備,抵恩后第一時間報告近14天活動軌跡和相關情況,并配合落實規范的防控措施。單位、企業、家庭等有上述人員到訪,務必主動向所在村(社區)報告。
四、規范健康管理
境外來(返)恩人員要主動配合閉環管理,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7天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管理措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恩人員,實施14天集中隔離和不少于2次核酸檢測。低風險地區來(返)恩人員,正確申領“四川天府健康通”,持健康“綠碼”且體溫正常、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可自由流動。
五、就近定點就診
居民出現發熱、咳嗽、咳痰、氣短等癥狀,應及時就近前往發熱門診(哨點、診室)就診,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責任制。村衛生室(站)、個體診所、藥店等不得出售退燒、止咳等藥品,不得收治上述癥狀患者,發現后應立即采取留觀措施并做好登記,1小時內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
六、嚴控聚集活動
改變湊熱鬧、扎堆堆等習慣,少走親訪友、少聚會聚餐。不舉辦群眾性慶祝慶典、聚集性展銷促銷等活動;不舉辦壩壩宴,提倡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內、紅事新辦、白事簡辦的新風尚;不舉辦聚集性宗教和民俗活動。加強茶館、麻將室、游戲室、村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場所的嚴格管控。嚴控大型會議活動數量和規模,取消非必要的集體團拜和大型慰問、聯歡、聚餐、培訓等活動,50人以上的由組織(或承辦)單位制定防控方案并承擔防疫主體責任。
七、小心謹慎購物
不購買來歷不明、無相關證明的冷鏈食品,不從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網購、海淘物品,選購冷鏈食品和接收來自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快遞、郵件、貨物時,要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裸手接觸,打開前需對表面及內襯進行常規消毒,接觸外包裝及生鮮食品后應及時洗手。
八、強化監督舉報
廣大市民要提高警惕,發現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抵恩未報告的人員,及時向所在村(社區)或鎮(街道)指揮部舉報,查證屬實的由當地指揮部兌現首位舉報人員500元人民幣現金獎勵(電話:0827—3368300)。對不主動報備或知情不報、故意隱瞞相關情況造成嚴重后果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期間費用自理,并依法追究責任。
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巴中市恩陽區應對新冠肺炎
疫情應急指揮部
2021年1月14日
巴中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健康提示
一、關注疫情信息。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廣大市民要隨時關注官方發布的疫情信息,從中高風險等級地區入(返)巴時,須持有到達巴中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并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備,配合做好各項防控措施。不傳謠不信謠,自覺遵守社區(村)和交通、衛生健康等部門以及公共場所疫情防控規定。
二、減少人員聚集。盡量不聚餐、不聚會、不扎堆,提倡家庭私人聚會不超過10人,少去人員密集場所。避免在密閉空間中聚會,活動應盡可能簡短。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癥狀的人員,應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并及時就醫。
三、合理安排出行。減少不必要的出行,鼓勵大家在春節期間盡量就地過節。如確需外出,提倡錯峰出行。非必要不安排出境旅游,避免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不鼓勵老人、慢性病患者和孕產婦等特殊人群長途出行。旅行途中,盡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減少進餐次數和時間,做好旅途健康監測。旅行歸來,繼續做好個人健康監測,應自我觀察14天,一旦出現身體不適,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
四、做好個人防護。外出時,隨身攜帶口罩。到人群密集場所、通風不良場所、醫療機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臂肘掩住口鼻,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五、強化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佩戴好口罩,立即就近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主動告知醫生近14天活動軌跡及接觸史,并應主動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4天內與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行動軌跡有交集的人員,應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備,主動接受當地健康管理。
六、注意飲食安全。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海鮮、禽畜肉類等冷鏈食品,接觸、處理冷鏈食品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時洗手消毒。冷鏈食品應獨立儲存,制作廚具、餐具應生熟分開。冷鏈食品應煮熟煮透,處理過冷鏈食品的廚具、餐具要及時清洗消毒。就餐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絕食用野味。
七、保持身心健康。適時增減衣物,注意勞逸結合,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身體健康。通過看書、聽音樂、練字、學習新技能,尋求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撥打心理咨詢電話或在線心理咨詢等方式調整自身心理狀態。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并關注公眾號成都本地寶,在聊天對話框回復【隔離】即可獲取成都及省內各市州對各地最新隔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