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根據《成都市人才分類目錄》C類主要支持省級杰出人才獎獲得者等省部級領軍人才,包括科技創新類、重點產業類、技術技能類、教育衛生類、社會科學及文化體育類、鄉村振興類、金融類等。
根據《成都市人才分類目錄》C類主要支持省級杰出人才獎獲得者等省部級領軍人才,具體劃分標準如下↓
C類人才
(一)科技創新類
1.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第2至5完成人)。3.中國專利銀獎、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銀獎前2位完成人(須為專利發明人或設計人)。4.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天府實驗室副主任(前2名),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或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前2名)。5.省級杰出人才獎獲得者。6.省級重大人才計劃入選者。7.省級青年科技獎獲得者。8.省級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項目入選者。9.省級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第1完成人)。10.省級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獲得者,省級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獲得者。11.成都杰出人才獲得者。12.成都市“蓉漂計劃”“蓉城英才計劃”入選者。
(二)重點產業類
1.近5年,總部在蓉中國500強企業(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按國際慣例組織評選、發布的中國企業排行榜上的企業為準)主要負責人(每個企業限2人)。2.上一年度,成都市重點產業鏈營業收入30億元(含)以上企業(不含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個企業限2人)、首席技術官,且上一年度工資性收入在150萬元(含)以上。3.上一年度,在蓉納稅2億元(含)以上制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個企業限2人)、首席技術官,且上一年度工資性收入在150萬元(含)以上。4.上一年度,在蓉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含)以上制造業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個企業限2人)、首席技術官。
(三)技術技能類
1.世界技能大賽銀、銅牌獲得者。2.全國技術能手。3.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4.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5.省級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省級工匠。
(四)教育衛生類
1.中國醫師獎獲得者。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獎項成果完成人(第1完成人)。3.省級特級教師。4.省級衛生健康首席專家。5.省級十大名中醫。6.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成果完成人(第1完成人)。7.成都市十大名中醫。
(五)社會科學及文化體育類
1.近2屆奧運會銀牌、銅牌獲得者,近2屆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杯、世錦賽銀牌、銅牌獲得者,近2屆亞運會、全運會、大運會金牌獲得者。近8年培養出奧運會或列入奧運會項目的世界杯、世錦賽銀牌、銅牌獲得者,亞運會、全運會、大運會金牌獲得者的教練員。2.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3.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入選者。4.長江韜奮獎獲得者。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鑒定優秀等級項目負責人。6.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作品第1主創人員。7.中國電影華表獎、電視劇飛天獎獲得者(第1完成人)。8.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獲得者(第1完成人)。9.中國戲劇梅花獎、音樂金鐘獎、曲藝牡丹獎、書法蘭亭獎金獎、雜技金菊獎、攝影金像獎、民間文藝山花獎、電視金鷹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舞蹈荷花獎單項獎獲得者或作品獎第1主創人員。10.省級“友誼獎”獲得者。11.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2.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3.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成果完成人(第1完成人)。14.成都市“金沙友誼獎”獲得者。
(六)鄉村振興類
1.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2.“神農英才”計劃神農領軍英才入選者、神農青年英才入選者。3.全國十佳農民。4.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前3位完成人)、“農業技術推廣合作獎”主要完成人(第2完成人)。5.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科學研究類成果二等獎主要完成人(前3位完成人)、科學普及獎主要完成人(第2完成人)、優秀創新團隊獎主要完成人(第2完成人)。6.“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七)金融類
近5年,在蓉擔任管理資產(基金)超過200億元(含)的金融投資、資產管理機構總部主要負責人。
(八)自主認定類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
注:《成都市人才分類目錄》自發布之日起生效,不定期修訂完善,由成都市委組織部、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完整版目錄點擊查看:2023成都市最新人才分類目錄
政策來源,成都發布公眾號,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Zw5aGkmVzrWHmq6KiaSH7g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人才認定】即可直達成都各區人才認定申報入口及指南,查看成都最新人才目錄(完整版)、緊缺和高端人才目錄、相關申請表格下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