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安岳石窟·臥佛院景區、毗盧洞、華嚴洞將面向全國游客免費開放。
免費開放時間
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安岳石窟·臥佛院景區、毗盧洞、華嚴洞將面向全國游客免費開放。
景區介紹
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位于安岳縣城東南1公里處的云居山上,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存窟龕103個,造像1933軀,唐、五代、宋時期作品居多,以釋迦、凈瓶觀音、蓮花手觀音三尊6米多高的大像最為壯觀。圓覺洞景區內有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圣”石像(“西方三圣”是西方極樂世界三個地位最高的神,即佛、菩薩、觀音組合而成),在其他地方,西方三圣是合龕為一,而這里卻是分龕雕刻,這是安岳石窟的獨特之處。圓覺洞景區目前為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觀、科普教育、研學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安岳石窟·臥佛院景區位于安岳縣臥佛鎮臥佛村,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摩崖石刻造像,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臥佛院在長約一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米的崖壁上,存留著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宋代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經,現有文物編號126個,摩崖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現可辨清40余萬字。碑刻、題記、經幢、珍禽異獸數十處。造像題材多達57種。主要有:釋迦說法圖、涅槃經變、三身佛、彌勒佛、千佛、石刻佛經等,尤以構圖奇特、立意新穎、雕工精絕的“全國最大左側臥佛”聞名于世。
毗盧洞,位于四川省安岳縣石羊鎮油坪村的塔子山上,是一處集歷史、藝術、宗教于一體的文化瑰寶。宋代匠師們以精湛的技藝,在崖壁上開鑿了眾多摩崖石刻造像,共計465尊,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造像群。其中,紫竹觀音以優雅的姿態、慈祥的面容,成為了毗盧洞的標志性造像,被譽為“全國最美紫竹觀音”。此外,柳本尊行化圖、西方三圣等造像也各具特色,展現了古代匠師們的高超技藝和深厚文化底蘊。
華嚴洞,位于四川省安岳縣石羊鎮,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該洞窟開鑿于北宋年間,窟內造像以《華嚴經》為主要題材,展現了佛教華嚴宗的深厚教義。洞內造像數量眾多,形態各異,其中尤以“華嚴三圣”最為壯觀,主尊毗盧遮那佛端坐于蓮臺之上,左右兩側分別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三尊造像均高達數米,氣勢恢宏,栩栩如生。此外,洞窟內的壁畫和浮雕也極具藝術價值,細膩地描繪了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免費景區】即可獲取成都及周邊最新免費景點和活動,包括公園、古鎮等,還有景點免費預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