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慶期間,舞龍方隊將輪番登場,各個隊伍有著“蟄龍已驚醒,一嘯動千山”之勢,濃縮展現龍之迥異秉性以及中國人與龍和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展示黃龍溪蓬勃向上的競技精神和開拓進取的文化底蘊。
鼓樂龍騰
在三國時期就因龍得名的黃龍溪古鎮,在南宋時期就已有獨具特色的“火龍燈舞”,是全國著名的“火龍之鄉”。
國慶期間,舞龍方隊將輪番登場,各個隊伍有著“蟄龍已驚醒,一嘯動千山”之勢,濃縮展現龍之迥異秉性以及中國人與龍和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展示黃龍溪蓬勃向上的競技精神和開拓進取的文化底蘊。
獅舞祥瑞
舞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在南獅表演中將獅子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時而嬉戲歡樂,幽默詼諧等神態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
民俗巡游
老年旗袍隊把東方女性的美與古鎮特色融合起來,在古老的街道中“一襲旗袍芳華,秀出花樣人生”。
牛兒燈是當地群眾一種自娛自樂的形式,造型、伴奏、伴唱、舞蹈為一體,載歌載舞,優美詼諧,地方特色濃郁。
幺妹燈起源于盛唐,劇目多宣揚孝敬長輩、勤儉持家、忠貞愛情、情節動作融入相聲小品戲曲元素、唱腔樸實,鄉音濃厚,被百姓稱為“我們自己的戲”。
古寺回音
黃龍溪川劇是川劇中獨具魅力的一個門派,川劇藝術的五種聲腔和“四條河道”流派,在黃龍溪古鎮都得到吸納、傳承、發展與創新。
古寺回音由黃龍溪鎮川劇團的川劇座唱愛好者們在古龍寺老戲臺表演川劇座唱,將傳統座唱與四川方言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展示包容并蓄的戲曲文化。古寺、古樹、古戲臺和具有古鎮韻味的川劇座唱融為一體,整體氛圍古樸雅致,使人身臨其境,仿佛穿越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欣賞,為游客帶來豐富的近距離音樂和藝術體驗。
碼頭再現
黃龍溪船工號子,又稱府河號子,錦江號子,曾流傳于川西平原的各條江河流域,目前僅存于黃龍溪古鎮。碼頭再現由府河號子傳承人在古鎮碼頭展示省級非遺“府河號子”,唱腔旋律舒展、平和、優美,獨具川西平原風格.火龍燈舞
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保護機構龍獅俱樂部在璞院廣場展示 “火龍燈舞”,火龍伴隨著激越的鑼鼓聲不斷飛動,蜿蜒翻騰,舞動的彩龍噴出耀眼的火花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場面蔚為壯觀.
赤膊上陣的舞龍人狂野而剛勁,靈動而飄逸,現代與傳統民俗文化的視覺碰撞,以最為熱烈與激情的表演,向游客獻上視覺盛宴。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在聊天對話框回復【國慶活動】即可獲取國慶活動匯總信息、主題活動推薦、各景區活動詳情、免費門票活動詳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