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圖書館線下活動回歸啦!小編帶來了6月份成圖線下活動匯總,類型多樣,有適合小孩的,也有適合成人的~
2022年6月成都圖書館線下活動匯總
為嚴格控制活動人數,本月所有館內活動均需網上預約報名參加。點擊此處查看成圖入館須知。
?線下活動報名入口:點我進入
童心依舊 “悅”讀成長
時間:6月1日——5日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
內容: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廣大小讀者到館自行完成讀書打卡和閱讀分享任務,并在活動頁面上傳相應的讀書打卡照片和閱讀分享視頻,活動結束后,到館前200名小讀者將有機會獲取六一禮品一份。部分精選照片和視頻還將在微信公眾號予以展示。
濃墨重“彩”“粽”古閱今——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
時間:6月3日(周五 10:00—11: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負一樓下沉廣場
內容:在端午節期間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活動包含相親相“艾”(飲艾草茶趣味答題活動)、“粽”情歡笑(端午故事親子閱讀分享會)、濃墨重“彩”(編制五彩繩) 、“粽”古閱今(投壺游戲)四個環節,讓廣大到館讀者充分感受傳統節日文化魅力。
“掌上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體驗系列活動成都面人專場
時間:6月4日(周六 19:00—20: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負一樓國學館
主講:熊家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都面人代表性傳承人)
內容:成都面人代表性傳承人熊家全老師將教授如何制作面人,以此更好感知傳統技藝背后的文化歷史,感受千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快樂。
錦帛非遺旗袍秀(熊貓系列)
時間:6月11日(周六 16:00—16: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書山
主講:甘汶靈(甘文躍),旗袍非遺傳承人,成都工匠,詩詞作家,家族四代旗袍工藝傳承,跨越150年。第四代傳承人。
內容:四川是熊貓的故鄉,熊貓系列旗袍把熊貓和巴蜀文化融為一體,通過寫意的手法,加上旗袍特有的元素滾邊盤扣和鑲嵌,用不同的面料和傳統旗袍的制作技藝來呈現要表達的女性風貌,非遺旗袍模特走秀,配合詩詞朗誦,展示熊貓憨態可掬的同時,也呈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
做個驚艷時光的旗袍美人
時間:6月11日(周六 19:00—20: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負一樓講座報告廳
主講:甘汶靈(甘文躍),旗袍非遺傳承人,成都工匠,詩詞作家,家族四代旗袍工藝傳承,跨越150年。第四代傳承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成都市作協會員。出版詩詞集《靈韻淳風》。旗袍成就和詩歌被《中國婦女報》《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川商》雜志等多家媒體報道。錦江區女企業家協會聯盟副主席、2017十大魅力女川商。
內容:從旗袍的起源和發展講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的風格以及特點,以及后來的演變。從民國初期到抗戰時期,再到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和現在旗袍的發展脈絡和時代特色談旗袍的發展歷史及文化表現演變。從宋氏三姐妹以及張愛玲這些代表人物的旗袍故事到傳統旗袍制作技藝傳承家族如何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傳承演繹出新時代天府文化的華章。
趣味繪本·我們走錯書啦
時間:6月11日(周六 19:00—20: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少兒閱讀中心
主講:渝姐講故事
內容:班班和貝拉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撞到一本奇妙的書,開啟了一場關于書的冒險之旅,“數數書、漫畫書、迷宮書、貼紙書……”他們在冒險之旅中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本場活動將帶領小讀者跟著主人公一同感受書的奇妙世界。并學會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分享書的種類,對不同的書進行簡單介紹。
快樂學英語·I am the music man
時間:6月14日(周二 19:00—20:0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少兒閱讀中心
主講:新東方在線
內容:一棟樓中傳來了陣陣音樂聲,當一扇扇的窗戶打開后,匯成了一首美妙的歌曲!本場活動將帶領小讀者們通過英語繪本學習認識6種樂器,同時根據繪本故事的詞唱出歌謠。
品天府文化
時間:6月17日(周五 19:00—20: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少兒閱讀中心
內容:本場活動將帶領小讀者們共同學習川劇文化知識,感受傳統戲劇魅力。
探索科學奧秘·紙墨奇緣
時間:6月18日(周六 10:00—11:3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少兒閱讀中心
主講:成都博格仕教育
內容:筆墨紙硯,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本期活動將帶領小讀者共同走近紙與墨的世界,了解它們的發明創造及歷史演變,切身感受紙與墨之間所產生的奇跡反應。
《紅樓夢》人物賞析系列講座——秦可卿的神秘
時間:6月18日(周六 14:00—16:00)
地點: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負一樓講座報告廳
主講:馬經義(教授,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北京曹雪芹學會理事?,F任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副院長、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研究所所長。出版專著10部,公開發表論文70余篇。)
內容: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釵中排名最后的一位,也是曹雪芹筆下唯一一個寫出最終結局的正釵人物。她第五回出場,第十三回死去,在這短短的幾回里她的話語不到十句,曹雪芹在秦可卿身上潑灑的筆墨也極少,寥寥幾百字而已。書中關于秦可卿的直接描寫也僅有三次,一是安排賈寶玉午休,二是帶秦鐘見寶玉、鳳姐,三是王熙鳳探病時秦可卿對述衷腸,另加一次幻筆式的“托夢描寫”。應該說這樣一位有始有終,故事不多的人物是最簡單而清晰的,然而事實剛好相反,秦可卿所產生的“謎”成了紅學研究的沸點。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發送【圖書館】直接進入成都各圖書館預約入口、預約規則、借還要求、交通指南、相關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