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好消息來啦!以“天府大地、春之交響”為主題的2021成都第二屆天府大地藝術季明天開幕!
2021成都第二屆天府大地藝術季
活動時間:2021年3月13日-5月13日
地點:成都郫都區
主會場:郫都區德源街道東林藝術村
活動介紹:
活動將以“1個主會場+9個分會場”為主要載體,內容將涵蓋汽車電影嘉年華、錦江綠道定向賽、蜀風雅韻路演、篝火BBQ+搖滾民謠音樂晚會、星空露營房車節等在內的近100項子活動
還等啥?趕緊乘著周末的好天氣來這里尋找“詩和遠方”吧!
打造高參與性的文旅消費場景
本次活動堅持國際范、成都味的藝術標準,以“1個主會場+9個分會場”為主要載體
通過藝術展演、景區打造、業態引入、場景運營等方式,用藝術點亮鄉村,用價值激活鄉村
集中展現新時代三農發展和三生共融的天府畫卷,塑造“幸福美好、宜居宜業”和“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成都名片
本屆藝術季還將打造一大批高參與性的文化旅游消費場景
在主會場,呈現美田彌望,林盤錯落、鮮花簇擁的生態田園,通過全球征集設置《金雀鳴春》等16件取材于大自然的藝術作品,形成永久性的開放景區
供市民游覽“風水林田院路六美同構”的川西林盤美景
第二屆天府大地藝術季藝術裝置介紹
《?!?/p>
是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嚴永明的作品,以樸素的稻草為材料,把農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牛進行藝術創作,將“?!边M行藝術創作,弘揚“三牛精神”。
《種子的榮耀》
由保加利亞國際著名公共藝術家彼得·彼得羅夫設計,以抽象化的種子為創作元素,表象種子生命的脈動,寓意鄉村振興的種子在天府大地上生根發芽。
《生命之井》
由韓國公共藝術家趙星太設計,通過塑造井中取水之形,用反光鏡、反射鏡等打造裝置藝術,創造無限之幻境,表達生生不息的生命。
《云的詩篇》
作者金善珍同樣來自韓國。作品以白色的云朵造型裝點美麗鄉村,取材于殘存在鄉村的白色塑料袋,既體現了廢物利用,又美化了鄉村大地。
《大地歡歌》
以法國畫家馬蒂斯的著名壁畫《舞蹈》 為靈感,采用獨具特色的郫 都編藝植物進行寫意組合, 結合黑白兩種石子線條形鋪裝,整個場景表現歡騰的歌舞狀態,展示天府大地之美。
《好雨知時節》
由四川美術學院教師張增增創作,以現代測繪語言定格雨落下的瞬間,營造了五彩斑斕的詩意場景,寓意新時代鄉村振興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禾下乘涼》
由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邱光平創作。作品采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禾苗像舞動的飄帶,托著金色巨型谷粒,回應了袁隆平院士的一個夢:夢見水稻像樹一樣高, 自己在禾下乘涼。
《化繭》
作者是西南民族大學雕塑系主任李想。作品思路來源于歷史悠久的郫都蜀繡文化, 蜀繡絲線來源于蠶繭,以蠶繭破繭為藝術創作形態, 構建了展示、制作、銷售的 消費空間,兼具功能性、藝術性和昭示性?;O寓意著郫都蜀繡文化將走向世界。
《塔——別樣的風景》
作者是國家一級美術師趙莉。作品利用現場廢棄的電桿,融合耙,鍬,鋤三 種最常用的農具,詩性造塔,讓自然、農耕與藝術彼此關聯。作品好似立于天地之間的豐碑,寓意天道酬勤,美麗天府大地的鄉村振興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金雀報春》
將麻雀進行藝術化造型,建成庇蔭遮雨的涼亭,喚起老成都的農村記憶。
《春華簇錦》
以農村常見的牽?;樵?,以花醋的形態融入大田景觀,創造了一個廊道空間,勾起大家兒時的牽?;ɑ貞?。
《七福蛙》
諧音“七福娃”,設計者通過取土、木、磚、瓦、石、 竹、草七種最常見的鄉土素材, 分別象征健康、事業、愛情、 財富、智慧、快樂、幸福,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耕耘》
通過抽象化來展現牛拉犁耕種場景,從藝術化的角度展現農耕文明的典型特征。
《時間的刻度》
以二十四個節氣為 主題,以精美的烏木雕刻為表現手法,全面展示了二十四節氣農時、 農事場景,將時間和生產、生活定格到人與自然合一的狀態,具有濃郁的鄉村農耕文化氣息。
《炊煙寥寥》
以川西平原的炊煙為靈感來源,抽象提煉出靈動飄逸的曲線造型,將盆景栽培展現形式藝術化,提升川派盆景藝術化水平;把盆景、炊煙與林盤融為一體,形成川西平原炊煙裊裊的獨特景觀。
《樂活天府》
以郫都區出土的東漢說唱俑為原型,復原出體量不一的俳俑,安置在林盤之間,與恬靜、安逸閑適的生活場景結合,既展現了郫都區林盤農耕文化系統遺產,又體現出郫都區悠久的歷史文化根脈。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在聊天對話框回復【賞花】獲取成都薔薇花、繡球花、玫瑰花、紫藤花等各類花種觀賞推薦,獲取成都賞花熱門景區信息(收費+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