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自然博物館建管核心是什么?展陳內容模塊又有哪些?接下來成都本地寶就為您帶來成都自然博物館建管核心及展陳模塊。
成華區又將新增一座高大上的博物館啦!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去年底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設計方案,目前已經完成全球征集概念性設計方案專家評審工作。
成都自然博物館擬建于成都市成華區成華大道十里店路以東,二仙橋東三路以北,成都理工大學西側,項目凈用地約51.06畝,總建筑面積控制在6萬~6.27萬平方米,大約相當于8個足球場的面積。
該博物館將參考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展陳內容設計。
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成都市尚無自然博物館的空白,是不是很期待?,先讓小編給你劇透一個!
建館核心
雖然最終設計方案還未出爐,但可以確定的是,成都自然博物館將以文化教育為主線、科普教育為核心、地學展陳為特色、典藏建設為基礎、應用技術為紐帶,科學性與思想性相融合、相貫通,打造成都市文化地標。
▲效果圖
博物館外觀設計理念參考了合川馬門溪龍、DNA分子、太陽神鳥等元素,體現出博物館新老建筑融合統一,象征時間、空間、宇宙以及傳承本土文化的特色。
展陳內容擬設4大模塊
展陳內容擬設“演化樂章”(宇宙、地球、環境、生命演化過程)、“生命畫卷”(多姿多彩的現代生命世界)、“文明史詩”(人類文明興衰與愿景)、“時空漂移”(互動體驗零距離)四大模塊,展現地球誕生及其生命演化,展示物種與其自然環境的適應發展,闡述天地自然與生命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最重要的是,建成后,這所高校里的博物館將繼續對市民開放!
最大亮點
現在要說大家最關心的展品啦!家門口看始祖鳥、恐龍骨架了解一下?
具體展品可能就包括始祖鳥、恐龍骨架、劍齒虎頭骨、陸地和海洋的現代動植物標本,以及各種各樣的礦物、巖石、寶玉石、隕石。
博物館內還計劃通過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展項,比如通過AR技術、全息技術、4D影院、球幕或VR影院等技術手段讓“展品說話”、讓“化石復活”。
此外,博物館還計劃提供小朋友最感興趣的零距離互動體驗,例如學習小型化石模型的制作方法,認識不同的礦物、巖石、寶玉石或古生物,認識不同脊椎動物的牙齒等等。
成華博物館地圖
除了這個將要閃亮登場的自然博物館,成華還有哪些好耍又能增長知識的好地方?
成都工業文明博物館
這是西南首座工業博物館,集工業文明史展示和文化產業為一體,利用舊廠房改造而成的主題式公園博物館。
這里以場景、圖片、文字、實物、雕塑等手法,重點展示了上世紀50-80年代成都工業走過的風雨歷程,是成都歷史的珍貴積淀。
成都大熊貓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大熊貓的分布,大熊貓的歷史記載,大熊貓的生活奧秘,大熊貓的科學研究,大熊貓的保護和大熊貓保護的前景規劃等幾項。
目前已建成了大熊貓館、蝴蝶館和脊椎動物館三大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的展館。同時還有較為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形成了以展示人類對大熊貓的認識研究、保護拯救為主題,展示大自然的生物多樣、宣傳保護大自然多樣性的綜合性博物館。
西南唯一民間報紙博物館
“這里有1837年的清代報紙——《京報》?!薄斑@里還有金報、銀報和絲綢報!”位于成華區華林二路25號圣燈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內的報紙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對外開放的民間公益性報紙博物館,也是成華區首家民辦博物館。
展館藏品涵蓋了清代、民國、解放初期、文革及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時期的報紙。該館創辦人介紹,在這些收藏品中,清代道光年間的《京報》于2010年4月被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評為首批“中國集報精品”;同治、光緒年間的《申報》及光緒、宣統年間的《政治官報》、《益聞報》、《匯報》、《點石齋畫報》、《外交報》和康有為主辦、梁啟超主筆的《時務報》以及民國初年的《政府官報》、《光復報》等孤品、精品都非常珍貴。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回復【自然博物館】直達成都自然博物館預約購票入口,查看最新開放時間、優惠/免票政策、展覽活動、交通地鐵攻略、入館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