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成都端午節習俗有哪些?老成都端午節都怎么過端午節?成都本地寶為您帶來老成都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完成了嗎?
老成都端午節習俗你完成了嗎?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戴香囊,是大人是小孩子的祝福,是保平安之意。
香囊除了有驅邪避瘟的作用,也可以作為配飾掛在身上,起到點綴的作用。而且香囊有祛風散寒、芳香避穢、通竅和預防感冒、鼻炎等功效。
洗藥澡
到了端午節這天還要洗藥澡,但對于身體還沒發育完全的小孩,隨意用藥材是不行的,其藥材相對講究。老成都人喜歡將晾干后的菖蒲或艾葉熬水,給娃娃洗澡,避免蚊蟲叮咬。
喝雄黃酒
過端午時剛好是初夏,百蟲開始頻繁活動,尤其在成都,氣候潮濕,加上過去的居住條件較差,屋里常有蜈蚣等小蟲出沒。
所以,成都人就用中藥雄黃兌制雄黃酒,然后用手沾上酒,在小孩額頭和耳朵邊涂一涂,這樣蚊蟲就不會叮咬,蜈蚣也不會鉆孩子耳朵了。
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
紅燒鱔魚
每到端午這天,老成都人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紅燒鱔魚,為啥吃紅燒鱔魚?因為這個時節成都的鱔魚最多,也最便宜。小孩子們則最喜歡用莧菜拌飯,拌成顏色紅紅的“紅飯”,不曉得有好開胃。
看到起好想吃......
插菖蒲艾葉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撒李子
民國時期,成都有一種外地罕見的習俗——撒李子。說是撒李子大會,其實也就是青年男女借此機會出來撒歡的時機。
李子不貴,又有一定的硬度,很適合作為互相偷襲的“暗器”,東郊場旁有城墻,小伙子們在城樓下互相打鬧,姑娘們便站在城墻上,說說笑笑,還可以找時機加入其中。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于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