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銀杏樹是成都的市樹,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都能見到,深秋時節,金黃璀璨的銀杏成為了人們眼中一道壯觀的風景線。白巖寺是成都看銀杏最好的地方之一,這里的最古老的銀杏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可見壽命之長。下面小編為您介紹成都白巖寺銀杏觀賞攻略,看看白巖寺銀杏最佳觀賞期是什么時候。
對大多數人來說,“白巖寺”可能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是它在四川本土的攝影圈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獨特的藏地風格宗教建筑是白巖寺的一大看點,此處不僅有轉經筒,還有極為精致的印度佛塔。
白巖寺是離成都最近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相傳是在東漢永平16年,由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尊者所創建。如今讓白巖寺名聲大噪的參天古銀杏,也大多是由明朝僧人所種植。
銀杏觀賞時間:10月底-12月初
白巖寺地處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的金星鄉,位于一塊巨大的白色沉積巖下,并因此得名。雖然對外省的旅行者而言,“白巖寺”可能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是由于其獨特的將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相融合的建筑風格,及寺內明朝僧人栽種現在已長成參天古木的銀杏樹,白巖寺在四川本土的攝影圈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氣。
相關內容
白巖寺有一條約3米寬的水泥路,彎彎曲曲,在山間艱難地向前延伸。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條路上匯聚了越來越多的騎游愛好者們,陡坡部分也成為了一段頗具難度的賽道,挑戰者卻不曾間斷。
到達水泥路的盡頭,下車眺望,白巖險峰高聳云端。那壁陡的險峰真是白色,像座椅的靠背,而兩邊的山梁披著綠蔭,緩緩而圍,像是座椅的扶手。
攝圖網ID:500686889
相傳白巖寺是在東漢永平16年,由印度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尊者所創建,重建于明萬歷年間,是川西平原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也許正是因為白巖寺復雜的“身世”,這里出現了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相互依存的罕見現象。寺內既有佛塔和轉經筒,又有觀音殿便是兩宗佛教相互融合的完美體現。
獨特的藏地風格宗教建筑是白巖寺的一大看點,此處不僅有轉經筒,還有極為精致的印度佛塔,可謂是建筑美學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雖然漢傳佛教的寺廟在川西分布較多,但是白巖寺的羅漢走廊還是讓人感到震撼。這條長廊依山而建,抬頭一眼望不見頂,順著石梯拾階而上,分列兩側的羅漢造型各異、栩栩如生。
攝圖網ID:500646538
白巖寺最古老的一株銀杏,據說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秋季金色的樹葉漫天飛舞,煞是好看。大雄寶殿門外的“九子銀杏”,傳說是老銀杏樹被雷擊死去之后,又從樹根處萌發出九棵新樹,現在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蔚為壯觀。
每年深秋時節,慕名來白巖寺賞銀杏的游客總是絡繹不絕,山下的公路也常常被自駕車堵得水泄不通。盡管如此,白巖寺的僧人們還是堅持不收門票、不收停車費,無私地將先人們種下的美景與世人分享。
白巖寺騎行
白巖寺有一條約3米寬的水泥路,彎彎曲曲,在山間艱難地向前延伸。不知從何時開始,這條路上匯聚了越來越多的騎游愛好者們,陡坡部分也成為了一段頗具難度的賽道,挑戰者卻不曾間斷。
騎行路線:從成都市區出發溫江—崇州—濟協鄉—道明鎮—環塔湖。
沿環湖路逆時針方向走到盡頭,有一個y字形岔口,要沿著y字右半邊騎行,沿著鄉村公路進入到重慶路,中間會經過一個山洞,再通過興隆村、曾家溝進入到S106省道交匯點后右轉,前行1.5公里后左轉,再進入重慶路的另一段,再前行3公里左轉,進入通往大邑方向的鄉鎮公路,幾個起伏坡度之后右轉,會有白巖寺的提示牌,然后沿著水泥山路一條路走到黑,到達白巖寺山腳下。
白巖寺自駕路線:
從成都市區出發,經蜀都大道進入成溫邛高速,行駛40公里左右后,從大邑東出口離開轉上匝道,進入川環路,行駛約11公里接重慶路,最后進入金星鄉。
公交路線
1.從茶店子客運中心坐車到大邑車站,在大邑車站轉乘12路公交到悅來鎮灌口,下車后在旁邊轉乘面包車去金星鄉。下車后需徒步約1小時,也可以讓面包車師傅把你拉進去,花5元左右就可以直接到白巖寺山腳下。
2.茶店子客運站有到懷遠的班車(懷遠屬崇州市,和大邑縣的金星鄉交接),到懷遠后打車去白巖寺,這是一條最快捷、最近、最省時間的路線。懷遠到白巖寺只有大約6公里,且成都到懷遠的路況很好。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并關注【成都本地寶】公眾號,在對話框回復【銀杏】,即可獲取成都銀杏觀賞最新情報,包括最佳觀賞時間、觀賞地推薦,進入門票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