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新規劃出爐!成都高新西區交通將有大變化,到時候高新西常發性擁堵點位將得到有效緩解。
成都高新西區交通規劃最新消息
近日,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個做優做強”、“四大結構”優化調整等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推動清水河高新技術產業走廊重點片區交通互聯互通,成都高新西區發展建設指揮部對高新西區及周邊約350平方公里區域開展綜合交通研究,正式編制完成《成都高新西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一張嶄新的交通藍圖呈現在居民眼前。
《規劃》道路網總圖
根據《規劃》,到2030年,高新西區片區路網密度將由4.2公里/平方千米提升到5.2公里/平方千米、軌道站點800米覆蓋率提升至42%、高品質綠道慢行長度增至160公里,高峰期主要道路時速將由18公里提升至30公里,常發性擁堵點位將得到有效緩解。
《規劃》的落地,將有力推動區域外聯內暢、建立“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支撐高新西區提升交通承載能力,促進交通服務水平跨越式發展。
據了解,《規劃》編制過程中,項目設計團隊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智慧化手段為規劃編制的科學、完備、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軌道+公交+慢行”多樣化出行選擇
實現公共交通低碳高效化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規劃》提出“增地鐵覆蓋,優有軌運營,強公交接駁”三大路徑,實現公共交通高效化。
軌道交通方面>>
《規劃》提出,將推動軌道12號線和9號線二期納入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軌道12號線建成后將有效增補成灌高速以南區域軌道交通服務覆蓋面,軌道9號線二期建成后將補充片區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強化線路成網效應,乘客換乘軌道2號線、6號線、12號將更加便捷。
有軌電車及公交方面>>
《規劃》提出重塑有軌電車交通功能,匹配客流出行需求,對行車組織方案、站點需求進行優化。
同時,圍繞軌道站點布局公交接駁線,充分挖掘現有道路資源的潛力,合理分配道路空間資源;新增“公交專用道+多乘員車道”復合型集約車道約16.5公里,最大限度的發揮道路使用效能。
環城綠道接駁
《規劃》另一大亮點,是充分考慮人的慢行需求:
根據《規劃》,高新西區將結合“兩廊、六帶、多點”的藍綠交織生態體系,打造科新南路、科新路、西區大道等功能細分的品質街道,暢通市政道路與市級生態廊道慢行空間銜接,新(改)建慢行系統約120公里。
同時在有軌、學校和人非沖突點位設置多個立體過街設施,疏通城市“毛細血管”,目前已規劃新建綜保區文化長廊跨西區大道橋、無限創智X型橋、綠芯公園流光橋等多處立體過街設施。
推動區域外聯內暢
提升道路交通設施格局
多條跨區道路方案也已被納入此次規劃,進一步推動毗鄰區一體化發展,重點包括:
? 天潤路、貨運大道、濱河路東延線、西區大道等8條跨區道路改造貫通。
? 南北大道(五環路)—成灌高速互通立交和天潤路西區大道路口等重要節點改造。
五環路(南北大道)—成灌高速節點效果圖
天潤路與西區大道路口效果圖
在提升內部通達方面,《規劃》提出構建“兩環一井”路網結構。
直擊路網堵點和市民關切點:
天健路長跨線橋、成都綜保C區城市軸線、科新南路—科新路回頭匝道、高新西區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軸基礎設施建設等區內干道工程將盡快啟動實施。
完善內部微循環路網:
天健路—港北四路、天欣路南延、新業路—土龍路等一批斷頭路打通工程正在開展前期策劃。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國土規劃】可查看成都各區/市/縣及總體規劃高清圖片及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