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家庭教育大講堂第三期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將于2023/11/29日19:30播出。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家庭教育大講堂
第三期主題: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1、本期主題: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主講嘉賓:康麗穎教授 博士生導師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委員
3、指導單位: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4、主辦單位: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
5、直播時間:2023/11/29 19:30
6、直播平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
直播入口:掃碼觀看(手機端入口)
電腦端入口:點擊進入
拓展閱讀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將開設“家庭教育大講堂”專欄。專欄采用在線直播的方式,邀請家庭教育權威專家、學校一線教育工作者等就家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正確理解和履行父母職責、多子女家庭教育、家校社如何協同助力孩子成長等話題進行解讀與探討。
心得體會寫作思路
寫觀后感,重在寫“感”: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后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寫觀后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應占全部內容的一半以上。
寫觀后感,離不開“觀”:有的同學寫觀后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后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要讓“觀”和“感”相吻合,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
寫觀后感,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后感的寫法可以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可以采用夾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但一般情況,離不開以下幾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事件+情感+總體感受
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或議論。
第四部分:升華主題 + 扣題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家教】直達2023家庭教育大講堂直播/回放觀看入口、觀看時間、課程主題、嘉賓、心得體會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