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氣象部門預報,5月13日—17日攀枝花市全境、涼山州除東北部以外的大部地區以及甘孜州南部的主要林(牧)區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高,部分底部呈現森林火線紅色預警。
時間:5月13日—17日
5月13日—17日攀枝花市全境、涼山州除東北部以外的大部地區以及甘孜州南部的主要林(牧)區以晴間多云天氣為主,氣溫偏高,森林草原火險氣象等級高。
預警區域:預計5月13日—5月17日,上述地區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將維持在高度及以上危險級別,防火形勢十分嚴峻,特發布高森林草原火險預警。
注:上述區域中涼山州中部西部南部、攀枝花市全境為紅色預警,其余地區為橙色預警。
森林草原火險等級:據林草部門預報,5月13日—17日上述地區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可達4~5級。
怎樣預防森林火災?
1、加強防火宣傳,提高全民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依靠廣大群眾積極護林。因此要經常向廣大群眾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從思想上認識到森林火災危害的嚴重性和保護好森林資源對國家和群眾的好處,在廣大干部、群眾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線,做到防患于未"燃",這是做好護林防火工作的關鍵?! ?.嚴格控制火源,強化火源管理。加強對野外火源的管理,是防止發生森林火災最有效的辦...
2、嚴格控制火源,強化火源管理。
加強對野外火源的管理,是防止發生森林火災最有效的辦法。嚴格控制野外生產用火。必須的生產用火,要做好防火措施,認真執行用火審批制度,用火單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在一定條件下正確使用。禁止野外非生產用火。不準上山燒荒,不準個人上山用火,不準林中生火取暖,不準小孩上山玩火,不準林中亂丟煙頭,不準在林區夜間點火把照明等。
3、樹立良好的風俗習慣。
群眾自古有"清明""十一"上墳燒紙祭奠先人的習俗,這是引起森林火災發生的很大隱患,禁忌在三級風以上、周圍有可燃物的條件下燒紙,做到火滅人走,培養文明的風俗習慣,自覺杜絕火災隱患。
4、加強對無民事行為人員的監管。
尤其是對沿山村組的兒童、癡、呆、傻等人員的監管工作,因為這些人不能完全辨別和控制自己的行為,自身不能充分認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需要其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盡量禁止這類人上山、玩火。
5、沿山村組建立防火組織。
第一:建立防火巡邏組織。在防火期內對防火區域進行日常巡查,增加巡邏密度、延長巡邏時間,密切關注林情;第二:建立撲火組織。定期進行培訓,熟練
掌握撲火專業知識,一旦發生火情,能迅速撲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不僅能有效防止森林火災發生,也能有效避免撲火時的人員傷亡。
6、制訂森林防火預案,做好撲救森林火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第一:根據各自的防火區域,制定科學、切實可行地森林防火預案,明確組織、領導、人員、分工、職責等,第二:確保撲火機具性能良好。定期對撲火機具進行保養、檢修,確保其準備充分、使用正常。
7、加強防火值班,確保信息暢通。
進入防火期各防火單位必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向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匯報工作情況,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及時傳達上級防火指令和防火信息,確保上通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