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五條政策措施》,包括擴就業穩就業給予一定的補貼。
最新政策: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五條政策措施》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就業
擴大投資創造就業。
發揮成南達萬高鐵、四川時代等700個省重點項目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依托省重點推進項目力爭創造就業崗位50萬個以上。加大中央和我省以工代賑項目的爭取和實施,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勞務報酬發放比例不低于中央和我省以工代賑資金的15%。(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鼓勵引導企業吸納就業。
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大學生、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人員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落實企業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困難人員給予崗位補貼政策。(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支持企業招用脫貧人口、失業人員,按實際招用人數每人每年7800元的定額標準對企業扣減有關稅費。(責任單位:財政廳、四川省稅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支持和規范新經濟新業態發展,保障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組織開展免費技能培訓,開展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確定快遞員最低勞動報酬標準和年度勞動報酬增長幅度。(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省郵政管理局等)
購買基層服務崗位拓展就業。
進一步加大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力度,充實未成年人保護、社區為老服務、殘疾人福利、城鄉社區治理、城鄉環境整治等工作力量。(責任單位:民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
穩定重點群體就業
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
加大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力度。(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編辦、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等)各地、各部門特別是省屬單位要積極提供空缺編制用于公開招錄(聘),支持有條件的單位滿編運行,提高空編使用率。對空編率較高又不提供空缺編制使用計劃的,根據實際情況收回或調劑空缺編制。(責任單位:省委編辦,省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等)全省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企業)要積極挖掘潛力,擴大招工規模。(責任單位:省國資委,省委宣傳部、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應屆畢業生應征入伍規模擴大至6000人。(責任單位:教育廳、省征兵辦,公安廳)
設立疫情防控應急崗位,招募一批醫藥衛生類高校畢業生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務滿1年后享受“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人員招聘優惠政策。(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規模不低于6000人。(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教育廳、團省委,財政廳)
擴大科研助理崗位聘用規模,對公辦高校新增設置科研助理崗位且聘用期不低于12個月的,每聘用1名高校畢業生給予高校1萬元獎補。(責任單位:教育廳,財政廳)開發3萬個就業見習崗位。組織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16至24歲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給予用人單位就業見習補貼。對年度吸納見習人員超過200人、留用率超過60%并穩定就業1年以上的就業見習基地,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團省委)
招錄(聘)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不得擅自提高門檻,新增崗位重點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并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地區和經濟困難家庭畢業生傾斜。
穩定農民工就業。
農民工轉移就業規模穩定在2500萬人左右。進一步完善農民工服務組織體系。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支持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縣成立國有勞務公司。脫貧人口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到戶籍所在縣以外地區就業的,給予不超過400元/人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選樹20個省級“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對每個品牌補助20萬元。用好東西部勞務協作、省內對口幫扶機制,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和226萬脫貧人口就業增收。(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編辦、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
促進退役軍人就業。
全省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企業)招工名額的10%用于招錄退役軍人。(責任單位:省國資委,退役軍人廳、省委宣傳部、財政廳)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當年退役的軍人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退役軍人廳、財政廳)
兜底困難人員就業救助。
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不低于30萬人。(責任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水利廳、交通運輸廳、省林草局、財政廳、省殘聯)對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責任單位:民政廳,財政廳)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企業補貼】即可查看成都各類型企業補貼標準及申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