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中秋節怎么個過法?成都中秋節習俗有哪些?成都本地寶為您帶來成都中秋節怎么過的相關信息。
雖然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但這月餅做法各地也是就地取材、五花八門,只是因為它是中秋那天用來祭奉月神的一種祭品,南宋時才把它叫為“月餅”。
而原來成都人則喜歡在圓面餅餅上,撒上芝麻烘烤成金黃色,中秋月圓之夜當成祭品擺起,祭完月神后,一家人分而食之。圓圓的金黃色餅餅寓意團圓,上面的芝麻又代表著多子多福、人丁興旺。
一直到了近代,成都才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制作的工藝也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
攝圖網ID:500555672
成都人過中秋,餐桌上還少不了一樣美味---鹵鴨子。中秋節家家戶戶須宰殺秋仔鴨。東門外的九眼橋、萬福橋外的嘉興市場、南門武侯祠邊的牛羊屠宰場都有大批待賣的秋仔鴨。
這些仔鴨年齡只有兩三個月,都是端陽節前后由成都周圍大邑、新津、雙流等縣各鄉場上無數個孵房中剛孵出來的小鴨兒。
孵出的小鴨兒一下地,就被四縣八鄉的趕鴨人買下,兩三百只、三五百只一齊趕下秧田,就這樣一塊秧田一塊秧田地從新津、雙流趕向成都。
攝圖網ID:500985708
經過兩三個月后,原來的黃毛鴨兒已變成三兩斤重的半大鴨,這些鴨子成都人稱為:秋仔鴨。用它鹵制的成都名菜“鹵鴨子”,鮮美肥嫩,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那時,總府街口的耗子洞張鴨子、華興街的盤餐寺、蔣鴨子就專賣這種“鹵鴨子”?!盁u鴨”是成都人家中秋節餐桌上必備的食品。
老成都人覺得,從舊歷春節過了算起,一到中秋也就是半年過去了,既然中秋那天月亮都長得那么“得兒圓”,無論是做啥子生意的,都該把各種來來往往的貨款、尾款、賒賬、爛賬撿平抹光,大家都落得個不虧不欠、光光生生,這過起中秋節來心頭才踏實、圓滿。
收完賬,各人就趕緊去買月餅、買麻餅、買核桃、柿子、石榴、板栗、梨子、佛手等果木回家,還要專門買些新都出產的“桂花酒”、“桂花糕”、“姜糖”,親朋好友之間再送送節禮,就等到十五那天全家大小向月膜拜——開始敬月光了。
攝圖網ID:501399138
中秋月圓,象征家人團圓。所以在老百姓心中,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今年中秋節就回家陪陪父母吧!
其實中秋節還有一些有趣的習俗: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攝圖網ID:50050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