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成都市武侯區2023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啦!小編為您整理如下:
01彰顯教育公平
1、堅持“就近入學”
公辦學校實行按戶籍劃片入學或多校劃片電腦隨機錄取入學。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區教育局依據戶籍適齡兒童少年人數,遵循入學劃片歷史沿革,結合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新建小區、街道和人口變動等因素,科學劃定服務范圍,片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
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加強對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預測分析,對服務范圍內出現常住人口中適齡兒童逐年增加、學位供給緊張的小學,實行“兩個一致”和“一套房屋優先解決一個家庭的戶籍適齡兒童就近劃片入學”,其他遷入的戶籍適齡兒童統籌安排入學。
2、堅持“免試入學”
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規定,保障所有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均有一個公辦學位。嚴禁通過筆試、面試、面談、評測、簡歷等任何形式或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成績、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選拔生源;嚴禁與社會組織、培訓機構掛鉤招生;嚴禁違規跨區域招生。學校須嚴格實施均衡編班,按照“班額、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則,均衡分配學生、配置師資,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義分班并取名。
3、堅持“公民同招”
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實行同步招生。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及錄取工作均納入全省、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平臺統一管理。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關于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的規定要求,優先滿足本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需求,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進行審核,并報市教育局同意后公布。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隨機錄??;未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民辦學校補錄面向符合民辦學校網報條件且未被民辦學校錄取過的所有學生,補錄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不再招生。
02保障入學權益
1、入學對象
公辦小學入學對象
2023年8月31日(含)前年滿六周歲的本區戶籍適齡兒童、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適齡兒童。
民辦小學入學對象
2023年8月31日(含)前年滿六周歲,且符合民辦小學招生簡章中招生條件的適齡兒童(本市戶籍適齡兒童、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適齡兒童)。
公辦初中入學對象:
本區戶籍小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小學畢業生。
民辦初中入學對象:
符合民辦初中招生簡章中招生條件的小學畢業生(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本市學籍小學畢業生、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學生)。
2、特別提醒
雙胞胎(多胞胎)子女參加電腦隨機錄取時,家長可自愿提出申請“雙胞胎(多胞胎)綁定”電腦隨機錄?。?strong>中學于4月20日—27日、小學于5月8日—19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申請)。
因電腦隨機錄取導致多子女不能同時就讀同一學校(校區)的,家長可于5月26日—29日通過“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申請擬入學小孩與已在讀大孩就讀同一學校(校區),區教育局參照家長意愿統籌安排入學。
小一、小升初信息采集、現場審核工作結束后至新學期開學前,戶籍從外地遷入或因其他各種原因未進行信息采集和現場審核的本區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入學的,由區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公辦學位。
03、規范入學管理
落實控輟保學職責
學校要認真履行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法定職責,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法定監護人應當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檢查證明,于5月22日—25日向區教育局指定的戶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點(學校)提交延緩入學申請,經批準備案后方可延緩入學。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年,期滿后仍不能就學的,應當重新提出申請。
強化招生計劃管理
在招生入學系統和學籍系統中明確設置各學校各學段招生計劃數,落實招生計劃剛性執行。符合小升初政策入學是申請普通高中指標到校生的必要條件之一。
規范報名信息采集
運用“成都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實行一網通辦,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簡化入學手續。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嚴格規范學籍管理
嚴格學籍注冊,逐校審核,確保學校招生計劃、招生結果和學籍注冊協同統一,并在每年9月至10月新生報名注冊學籍時實行逐一核對、批量導入。不得為超計劃、違規選拔、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辦理學籍注冊,并嚴肅追究違規學校責任。嚴格學籍轉接管理,學校不得接收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入學,不得迫使沒有申請轉學的學生轉學,由此造成學生輟學的,由相關學校承擔責任。學校不得以增班轉學選拔學生。區教育局通過學籍系統動態監測學生轉學情況,重點監管小學高段的批量轉學,堅決防止通過轉學提前搶挖生源。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成都本地寶升學】,關注后在對話框回復【幼升小】可直達2025成都市小學信息采集和報名入口,獲取入學政策、常見問答、咨詢電話及劃片范圍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