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據統計,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現有資源3.4萬條,是上線前的3.1倍。上線以來的日均瀏覽量達到2891萬次以上,最高日瀏覽量達到8997萬。
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專業教學資源庫累計上線1189個,新增13個;在線精品課累計上線6628門,新增192門;視頻公開課累計上線2222門,新增213門。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用戶覆蓋六大洲143個國家和地區。在首批上線2.7萬門慕課課程基礎上,新增課程資源850門,新增課件等其他資源6.5萬余條?!?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累計匯聚崗位資源達1124萬個,新增崗位資源744萬個,2022屆畢業生累計注冊519萬,新增注冊223萬人。主動向畢業生推送崗位信息2192萬條次,累計推送1.03億次。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大學生心理健康》進入最熱課程
據統計,自該平臺開設“抗擊疫情”“心理健康”“冬奧精神”三大專題以來,“抗擊疫情”板塊瀏覽量16.2萬次,“心理健康”板塊瀏覽量83.3萬次,“冬奧精神”板塊瀏覽量162.1萬次,帶動相關課程持續受到學習者的歡迎,《大學生心理健康》《走近冬奧會》《院士帶你認識“新冠肺炎”》等課程進入智慧高教平臺十大最熱課程行列。
三大專題還在持續更新資源,“抗擊疫情”板塊將增加《中小學生居家(抗疫)心理導引》等49篇圖文資源;“心理健康”板塊將增加“525陽光青春——大學生心理健康大講堂”等6期視頻資源;“冬奧精神”板塊新增了“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大中小學師生共上一堂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大思政課’”等9個視頻資源。
學生可通過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學習足籃排球專項技能
“體育課程”板塊已上線包括與現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材配套的課程資源;《高職體育與健康》《籃球》《社會體育》等課程資源;《大學公共體育》《體育與健康》《走近冬奧會》等課程資源?!斑\動技能”板塊主要內容是各類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教學資源。該板塊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學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和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體操、武術、冰雪運動等專項運動技能?!绑w育競賽”板塊主要內容是各級各類學生綜合性運動會和單項體育競賽,目前上線資源主要有校園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相關賽事及全國學生運動會等相關資源?!敖】捣铡卑鍓K主要目標是服務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目前上線資源主要有運動急救、健康方式養成、抗擊疫情等相關視頻,“心理健康”咨詢與服務內容。“藝術特長”板塊著眼培養學生專項藝術特長
“藝術課程”板塊主要內容是大中小學各學段藝術課程教學資源。該板塊的主要目標是為學生提供符合課程標準的優質藝術在線學習資源,豐富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供給,服務大中小學生藝術學習和實踐需求。
“藝術特長”板塊。主要是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專項藝術特長,按照藝術門類和藝術技能項目建設的線上教育資源。目前主要上線的資源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曲與戲劇、設計等門類的教學資源。
“藝術展演”板塊主要內容包括歷屆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的開閉幕式、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戲曲、朗誦等專場活動視頻。
“專項展示”板塊主要內容是展示各地和學校美育專項實踐成果,包括班級合唱、書法、美術和創意等項目,展現各地和學校堅持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美育發展新局面。
勞動教育資源以促進學生勞動實踐為核心
針對當前各地和學校推進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會干”“不能干”“不敢干”等困難問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勞動教育資源建設按照強導向、抓示范、建機制、顯特色的建設思路,突出以促進學生勞動實踐為核心,大中小學一體化設計,強調公益性、實踐性。
“勞動光榮”欄目,設“習近平談勞動”“政策文件及解讀”“最美勞動者”“勞動教育研究”四個子欄目,旨在促進廣大師生和家長感受榜樣力量,加深對勞動的價值、勞動精神、勞模精神等的理解,激發勞動熱情。
“勞動導航”欄目,設“清單方案”“資源公告”兩個子欄目,圍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提供勞動實踐活動項目和場所等信息。
“勞動智慧”欄目,設“案例集錦”“技能示范”“創新創業”三個子欄目,為師生、家長提供優秀案例、專業技能技藝展示等。結合各學段各類型教育特點,提供典型案例課例、專業技能技藝展示等資源,強化示范引領。
“暑期教師研修”專題即將上線
為了更好地服務教師的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師研修”相關板塊,匯聚了豐富的資源,供廣大教師使用。
一是匯聚優質的學習資源。調動地方、高校、教師發展機構和名師名校積極參與,提供承擔“國培計劃”等各類教師培訓過程中生成的優質資源,按照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教研備課等不同方面的需求,進行分類匯聚,方便教師按需查詢、檢索。
二是為教師個性化學習服務。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資源進行學習,通過個人空間記錄學過什么、正在學什么,并記錄學時。同時,平臺也已經與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聯通,教師在平臺登錄后可以核驗身份信息,核驗通過后,不僅可以記錄學時,還可以為教師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源。
三是為有組織的教師研訓服務。“國培計劃”等教師培訓除了在線下開展,還要與線上有機融合,使更多教師能夠參加國家級培訓。計劃于7月20日上線“暑期教師研修”專題,面向全國各級各類教師,分類提供優質學習資源,滿足教師暑期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需要。
“中國專業學位案例庫”包含4500個案例
據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介紹,板塊目前上線了5個模塊:
在線開放課程。該模塊上線除軍事學外的所有學科專業門類的研究生課程,共建共享優質研究生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
案例教學。該模塊提供目前規模最大、數量最多、覆蓋類別最全的“中國專業學位案例庫”,包含4500個文字案例、視頻案例、小微案例和短視頻案例。共享“中國臨床病例成果數據庫”,提供8萬余個由一線醫師撰寫的規范化病例報告。
學術研究。學術研究與合作是研究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模塊為研究生提供豐富的科研信息。一是助解選題之難,提供了近四年20萬條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檢索”,為研究生選題提供參考。鏈接中國科協網站提供“院士開講”節目,發布中國科協組織評選的重大科技問題,開拓研究生學術視野,強化問題意識。二是守住規范底線,建設了“學術規范與科技倫理自測題庫”,共含500道題,可自動生成試卷,供學校組織考試和學生自測使用。三是夯實方法基礎,提供論文寫作指導和科研工具使用課程。四是弘揚科學家精神,上線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8場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視頻。
導師發展。為加強導師培訓交流力度,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助力高質量教學和科研,向導師提供“教學交流”、“能力提升”、“政策解讀”等方面在線資源。
產學研服務。學以致用、服務創新發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板塊融通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共同構建產學研服務“超市”,創造供需對接環境與條件,統籌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板塊目前已匯聚30余萬條企業創新需求,方便與研究生培養單位和師生的科研成果實現對接,并進一步促成成果轉化和實習實訓基地、聯合培養基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