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地寶小編為大家帶來資陽市雁江區021年秋季小學和初中的招生政策,下面就來看看具體內容。
一、招生原則
1、堅持免試入學。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規定,保障所有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均有一個公辦學位。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筆試、面試、面談、評測等名義挑選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
2、堅持就近入學。公辦學校實行就近劃片入學。區教育和體育局依據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結合新建小區、街道和人口變動等因素,科學制定各校招生計劃和服務范圍。學位緊張的學校要建立學位預警機制,加強宣傳解讀,合理引導家長預期。
3、堅持統一管理。公辦、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實行統一管理,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公辦學校按照區教育和體育局審定并公布的招生計劃、招生辦法招生。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和范圍由區教育和體育局核定。
二、招生對象及登記時間
(一)招生對象:
1、小學招收條件具備學校招收年滿6周歲(2015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有學習能力且未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雁江一小、雁江二小、雁江三小、雁江七小、馬鞍九義校招收年滿6歲半(2015年2月28日前,含2月28日出生)有學習能力且未接受義務教育的兒童。
任何學校不得招收未年滿6周歲(201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兒童,否則,所造成的無法建立學籍等一系列問題均由學校負責。
2、初中招收2021年小學畢業生。
(二)招生登記時間:小學于2021年7月3日統一登記,初中由各招生學校確定并向社會公示。
三、小學一年級招生
農村學校:在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由鄉鎮教育管理組具體實施,實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
城區學校:在區教育和體育局統一領導下,分別按照以下劃定的區域(以戶籍、居住證、房產證為準,且戶籍與房產證姓名須一致;戶口本、居住證、房產證不同時具備的情況下,按正住戶口優先,房產其次的原則辦理)。
招生范圍(見下表):
注:
2021年7月3日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拆遷戶子女未聯系到就讀學校的,憑有效證明于8月20日直接到區教育和體育局普教股登記,由區教育和體育局統一安排到有空缺學位的學校就讀。
四、初中一年級招生
農村學校:在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鎮鄉教育管理組具體實施,實行免試就近入學,鎮鄉直屬學校和鎮初中招生在參照往年招生辦法的基礎上,若有現實需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也可采取編班搖號等方式確定就讀學校。
農村初中學校原則上不得跨鎮鄉招生,學生確因戶籍遷移、監護人變更等需跨鎮鄉就讀的,需向招生學校出具相關證明方可建立學籍。
城區學校:在區教育和體育局統一領導下,分別按照以下方式和要求組織招生:
?、俣ㄏ蜃栽高x報就讀學校。
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七小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可以從雁江六中、吳仲良九義校、航向學校、雁江區玉柴學校、幸福博文學校、茶花九義校、綿陽中學資陽育才學校、資陽天立學校等學校中選報一所學校就讀。
?、趽u號確定就讀學校。
一中、二中、六中,對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七小的畢業生由區教育和體育局按照綜合素質評價均衡編班后,實行集中搖號確定就讀學校。其中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七小,自愿申請就讀雁江六中、吳仲良九義校、航向學校、雁江區玉柴學校、幸福博文學校、茶花九義校、綿陽中學資陽育才學校、資陽天立學校的學生除外,其余學生必須參與搖號。
?、蹖谡猩鷮W校(見下表):
注:
已批準的“九年義務教育學?!保罕拘5男W畢業生,原則上直接升入本校初中學段就讀。
五、關于進城務工人員等子女要求進城就讀的問題
城區相關學校要繼續按以下要求做好隨遷子女入學工作,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將主要以居住證為依據。
1.分別符合上述“招收對象”中的基本條件,由本人(或家長代)填寫《資陽市雁江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申請表》(附件4,以下簡稱《入學申請表》),原戶口所在地應就讀學校、鎮(鄉)教育管理組、鎮(鄉)人民政府在《入學申請表》上簽署意見。
2.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登記時,必須同時具備《入學申請表》、父母及子女戶口簿原件、父母(至少一方)居住證或現住址所屬居委會確定其實際居住地址的證明、父母(至少一方)務工就業證明(個體工商營業執照、勞動用工合同、攤位租賃合同等)四種材料。
3.隨親已遷移戶口申請就讀的學生報名時,必須同時具備《入學申請表》、父母及子女戶口簿原件或監護人戶口簿。
4.購房搬遷還未來得及辦理戶口遷移手續,申請進城就讀的學生登記時,必須同時具備《入學申請表》、父母及子女戶口簿原件、監護人身份證、監護人房產證。
5.拆遷戶子女登記時,必須同時具備《入學申請表》、父母及子女戶口簿原件、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或房屋拆遷補償協議。
6.接收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的學校,應本著“育人為本”的原則,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校的正當權益。要針對這部分學生的實際,做好相關登記和統計,改進教育管理辦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接受教育、參加團隊活動、參與文體活動、評優評先、學生獎懲等方面享受與本學區內兒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六、咨詢電話